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职业与健康 > 信息
编号:38785
职业性别隔离变化的复杂图景及影响因素
http://www.100md.com 2022年5月31日 中国妇女报 2022.05.31
     ·阅读提示·

    职业与性别之间的不均匀交互分布是各个国家劳动力市场长期存在的现象。这一现象被学者称为职业性别隔离。判断我国当前职业性别隔离现状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对于改善女性弱势就业地位,推动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市场化发展和女性人力资本水平提高,我国职业性别隔离程度出现了下降趋势。未来努力的关键是继续推动女性人力资本水平提高,以促使女性的职场表现进一步提升,这是降低职业性别隔离程度的根本。

    ■ 张成刚

    职业与性别之间的不均匀交互分布是各个国家劳动力市场长期存在的现象。这一现象被学者称为职业性别隔离。职业性别隔离是现代工业社会的一个重要人口问题,也是社会不平等,特别是不同性别劳动者之间不平等的重要来源。我国正处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阶段,除了协调区域发展,缩小区域人均收入差距,促进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合理调节高收入等施策方向之外,也可以从劳动力市场最大的两个群体之间的差距入手,通过缩小职业性别隔离这一带来性别不平等的前置因素,缓解不同性别的收入差距。因此,判断我国当前职业性别隔离现状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对于改善女性弱势就业地位、减小性别工资差距,并进一步推动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 http://www.100md.com
    职业性别隔离水平的变化特点

    精准施策的前提是对现状的精准判断。对于中国职业性别隔离的现状的判断,需要依托于有一定规模,且能够反映职业细类的数据集。历次人口普查数据和部分已经公开的微观调查数据可以用来计算我国的职业性别隔离水平和职业性别隔离程度。同时,准确的测量方法也非常重要。进入21世纪,我国先后开展了第五次、第六次和第七次人口普查。由于第七次人口普查所公开的数据中尚未公布职业信息,因此,目前可以依据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以及其他研究材料,反映当前我国职业性别隔离的现状。

    我国职业性别隔离水平,在进入21世纪后呈现了明显的上升趋势。职业性别隔离水平反映的是不同性别在不同职业中分布不均等的总体水平,其受到职业结构、性别结构变动的影响,也受到职业性别隔离程度变动的影响。尽管女性潜在的劳动参与水平不断下降,但劳动力市场性别结构属于长周期变量,在一定阶段内变动较小,对职业性别隔离水平变动的贡献较小。因此,我国职业性别隔离水平的上升主要是由于职业结构变动和职业性别变动带来的。
, 百拇医药
    中国劳动力市场职业结构的变动符合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产业高度化的特点,具体表现为农业类职业的规模在城市和农村劳动力市场都逐步下降。产业高度化和城市化扩张带来服务业部门的扩张,更多女性劳动者进入服务业部门就业,集聚程度增加。此外,越来越多的职业需要高人力资本投资,即高教育水平的职业或知识密集的职业规模不断扩大。男性主导的“高级非体力的职业”种类、规模在不断扩大。女性在这些职业中的集聚程度基本保持不变。低端非体力的工作如一般专业技术工作者和办公室一般工作人员在经历规模扩张的同时也在向“女性职业”转变。这些是促成我国劳动力市场职业性别隔离水平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相比较而言,城市劳动力市场的职业—性别系统对女性更加有利,表现在男性占据优势地位的职业,如管理者/行政官员/经理、高级专业技术工作者正在从女性代表不足向女性代表均等发展。体制内劳动力市场的职业性别分布对女性更有利,表现在总体上体制内劳动力市场女性在各个职业中分布得更为平衡。

    职业性别隔离程度变化的复杂图景
, 百拇医药
    在职业性别隔离水平上升的同时,职业性别隔离程度的变化呈现了更加复杂的图景。职业性别隔离程度所反映的是除去职业结构和性别结构变动外,真正反映职业分布不平等程度的内容。2000年以后,职业性别隔离程度逐步上升,但上升的幅度呈现递减趋势。职业性别隔离程度上升与市场化发展程度相关。随着市场化推进,市场主体在工作分配过程中对女性的歧视程度提高了。在雇用新员工时,由于几乎无法判断候选人是否真正适合这份工作,雇主倾向于部分基于某些明显的特征(如性别)做出雇佣决定,因此可能会在劳动力市场上对女性实施“统计歧视”。对于某些职位,雇主可能更愿意雇用男性,因为他们预计女性在结婚和生育后对工作的投入会减少,对职业的投入也会减少,从而导致男女之间的职业分布差异。第六次人口普查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职业性别隔离程度下降了4.6%。

    职业性别隔离程度的下降可能依然与市场化发展程度以及女性人力资本水平不断提升有关。随着市场化发展,雇主发现女性的劳动生产率水平并不必然低于男性,同时随着女性人力资本水平整体上不断提升,以及女性在劳动力市场细心、耐心、忠诚等优势持续展现,雇主就没有必要将不同性别进行职业上的区分或采取歧视的行为,反而可能采取女性友好的雇佣政策,以发挥女性的职场优势。这样职业性别隔离的程度会逐步下降。可以推断,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结果可以展现出职业性别隔离程度的进一步下降。
, 百拇医药
    职业性别隔离模式及其影响

    最后要讨论的现状是职业性别隔离模式。测量职业性别隔离水平和职业性别隔离程度的假设是,职业性别隔离模式在任何背景下都相同。但不同国家政治、文化、制度背景的巨大差异,会使得各国职业性别隔离带有该国的独特特征。尽管从宏观层面看,职业性别隔离水平和职业性别隔离程度相近,但女性和男性集聚于哪些职业的模式,这就是职业性别隔离模式。

    与其他工业国家女性大量聚集于办公室一般工作人员或服务业中不同,中国劳动力市场不存在女性聚集程度极高的职业,尽管这两种职业仍然是女性主导的职业。决策类职业仍然是男性主导的职业,但女性的参与程度比主要工业国家更高。处于性别相对平衡的职业较多,如高级专业技术工作者、技术工人或熟练工人。劳动力市场存在一定的垂直隔离,但程度不高。因此总体上看,中国职业性别隔离模式对女性相对更友好。

    从上述对中国劳动力市场职业性别隔离的现状描述可以总结出,职业性别隔离的发展是在市场化为主要推动力量下的一个自然演化过程。值得欣慰的是,随着市场化发展和女性人力资本水平提高,我国职业性别隔离程度出现了下降的趋势,意味着职业分布不平等程度的下降。未来的关键是继续推动女性人力资本水平提高,以促使女性的职场表现进一步提升,这是降低职业性别隔离程度的根本。

    制度因素同样会起作用,主要表现在制度对女性额外用工成本的影响上。因为女性天然的生育职责,以及我国放开生育三孩后女性退出职场的概率进一步加大,企业雇佣女性的预期成本是增加的。从制度层面既要保障女性的生育权利,也可以考虑给男性提供更多产假安排以降低女性的额外用工成本。同时可以考虑对雇佣生育女性企业部分生育补贴,以抵消雇佣女性用工成本增加。女性退出劳动力市场会导致人力资本折旧,这是引起女性提前职业分类的重要原因,解决办法依旧在于提高女性人力资本和专业化水平,为女性进入更多技术更迭较快的领域,如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领域提供便利。

    (作者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教授,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 百拇医药